华农兄弟:回复粉丝经常问的问题,顺便给狗


原创,时间:2023-05-09 13:12:23

如何评价华农兄弟 知乎



华农兄弟:回复粉丝经常问的问题,顺便给狗



视频加载中...

从河边的“草笼子”里钻出来时,一条野狗闻到了刘苏良身上还未散去的烤肉香,悄悄跟了过来。

他回头做了个驱赶的动作,口中说到:“别跟着我,等会找个理由把你烤了。”野狗似乎有灵性,“闻言”一个踉跄,转身逃走。

一旁的胡跃清乐了,盯着远去的狗影笑出了声。他一边打趣:“刚才烤掉的竹鼠,救了它一命!”一边举了举手中的摄影机,遗憾没能将这个片段录下来。

华农兄弟经营的竹鼠养殖场

如果你没能从以上get到笑点,那么可以断定,你并不知道竹鼠这个“新物种”,也不知道这两个在乡村小河边插科打诨的农村青年,就是近来爆红网络的“华农兄弟”。

如果非要科普,只能说他们用“致命诊断”的一百种理由和“土味吃播”的乡间烹饪方式,把一群胖乎乎、惹人怜爱但看上去很好吃的竹鼠,活脱脱吃成了网红。

从此,一个个蠢萌可爱的表情包,让网友们在屏幕前伤心地流下了口水。

领到新鲜的竹片,竹鼠吃得津津有味。

一百个认真的理由

寻找华农兄弟的路程,比我们想象中遥远:10月25日,从重庆出发,乘机到江西赣州,坐三个小时大巴到全南县城,再打出租车到20公里外的南径镇,记者见到了不怎么说话的胡跃清。然后,他开着自己新买不久的大众速腾轿车穿过只有一条街道的小县城,带我们进山。

每天早上,胡跃清都会开车前往竹鼠养殖场。

一路的田园风光,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在古家营村找到了华农兄弟的养殖场。打开铁门,十几只鸡在院坝中悠哉地散步,刘苏良正拿着笤帚打扫着散落一地的鸡粪,为防止“鸡飞狗跳”,爱犬“狗子”被关在了铁门外。

“很好奇,你们是谁想出这么多‘吃竹鼠’的花招?”

“没有想啊,我们都是很严肃地拍视频。”

“我不信!”

“真的!”刘苏良露出真诚的眼神不到半秒,就已经招牌笑场,愈发显得不可信。但他却认真地掰着手指头介绍起来,他说:

例如那一只被打出内伤的竹鼠,就是真的。

竹鼠很喜欢打架,而且牙齿锋利,打起来就鲜血直流。其中母的比较厉害,在怀孕之后的脾气更火爆,咬伤公竹鼠很正常。当时,那一只竹鼠已经被打得内出血,腹部鼓起很大一个血包,要想救它,只有找兽医动手术。综合考虑,才决定把它吃掉。

还有那一只中暑的竹鼠。5月份,天气很热的时候,那天晚上,我把圈里的窗户都关死了,所以温度特别高。第二天就发现有竹鼠中暑。竹鼠中暑的前期,可以把它们放在冰箱里解暑,但中暑后期它们会全身僵硬,救起来要花大力气,成本很高。所以,才决定把它吃掉。

还有那只特别能吃的,别的竹鼠一天吃1毛5,它要吃3毛钱,虽然我们竹子很多,但人工、房租、米糠等都是要钱的,一年下来它要比别的竹鼠多吃50多块,如果配种多养一年,那就得多花100多块。一只竹鼠的价格就200、300块钱,这一下多了这么多成本,确实划不来,所以不如吃掉。

喂完食,刘苏良开始检查竹鼠的健康状况。

“你们今天要吃竹鼠吗?”

“正好要吃一只。”

“什么原因?”

“腿抽筋!”

几分钟后,刘苏良抓来一只据说“腿抽筋”的竹鼠,四条腿都不停地扑腾。

见状,我们必须加入记者的内心独白:好吧!只要不去想曾经因为淋雨被吃掉的鸡和外面勾搭野鸭子被吃掉的鸭。我真的信了你邪!

为了网络视频拍摄的需要,刘苏良挑选了一直后腿抽筋的竹鼠。

两个打工仔的组合

“严格说,我们当然不是兄弟。”

在网络上,华农兄弟丝毫不避讳自己的真实情况,其一,两人不是兄弟。其二,都只有初中学历。

2017年初,在一场普通“满月”酒席上,坐在这一桌的胡跃清被人领到了另一桌,“认识”了刘苏良。好事者认为,刘苏良在养竹鼠,而胡跃清在拍视频,所以胡乐清的视频,可以拍刘苏良的竹鼠。两人一聊,一拍即合。

实际上,他们并非初识,早在2001年,两人就同时就读于镇上唯一南迳中学,只是分属不同的班级,关系不密切而已。全南县位于江西南部,与广东接壤,从县城每天都有直达班车到广州,3个多小时路程。2004年毕业后,他们和当地很多年轻人一样,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刘苏良在广东一家机械厂做维修工。2011年,他和青梅竹马的初中同学结婚,不久后便有了孩子。

“家里的老人背着孩子到田里干农活,心疼孩子,也心疼父母。”2013年时,年迈的父母和两岁多的孩子成了刘苏良最大的牵挂,他决定放弃打工回家创业。

准备好竹片,刘苏良赶紧给竹鼠喂食。

“还没回来的时候,我就已经确定要养竹鼠。”刘苏良说,老家的山里有大片的竹林,但竹子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不过,他发现广东喜欢吃竹鼠的大有人在,且售价很高,利润空间很大。如果把竹子给竹鼠吃,然后竹鼠给人吃呢?经济效益不是就出来了。

“之前曾经有人养过竹鼠,但最终放弃了。”刘苏良说,养竹鼠初期投入很大,一对竹鼠种苗就要400-500元。同时养殖周期又很长,见效慢,通常前2年都是只出不进。很多人劝他“养这玩意,卖都卖不出去。”但他却一根筋地认为,自己的构想不会错。

没有钱投入,刘苏良跑去找银行贷款、跑去找亲戚借钱,东拼西凑了4万元。他不敢一古脑儿将钱投进去。第一年,他试着买了15对(30只)竹鼠练手,前期一切都很顺利,但一天晚上,他忘了关鼠圈的窗户,夜里风雨大作,其中9对竹鼠被雨水淋湿。“竹鼠不能喝水,一喝多了就拉肚子。”最后,9对竹鼠相继死去,刘苏良伤心了很久。

养殖过程中的坎坷,让刘苏良积累了经验,他逐渐放开手脚开始大量进货。第三年时,他的竹鼠已能成功地交配产崽,并开始向广东批发。“现在有1000多只,还要扩大规模。”

刘苏良为他最喜爱的白竹鼠喂食

胡跃清的经历,相对简单了许多。初中毕业后,他前往深圳打工,在一家电子厂从事手机屏幕的焊接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2016年,他自认打工已经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主动辞职赋闲在家。

在家的日子,胡跃清并没有闲着,而是开始钻研摄影。“去年,三农题材的自媒体关注度越来越高。”胡跃清认为,自己赶上了自媒体的好时候,2017年他开始拍摄农村乡下钓鱼、抓鱼、摘野果的视频发表在某视频平台上,平均下来,播放量每天都有20-50万,能拿到不菲的流量费。“只要题材好,真的有干头。”

但家里人却全都反对他的“不务正业”。“当时只觉得不是正经职业。”妻子李小姐是一名小学教师,对丈夫痴迷的自媒体、流量几乎没有太多认知,只是见丈夫每天都不停地拍,回家后坐在电脑前一剪片子就是几个小时,并不忍心打破他的兴致。

胡跃清的母亲温阿姨对此更是不解,在镇上待了半辈子的农村妇女并不明白,钓鱼什么的,拍上网还能赚钱?直到华农兄弟火遍全国,儿子到北京、上海参加活动,各地媒体蜂拥而至之后,她才转变观念。

见面时,老太太笑着对记者说:“他们(华农兄弟)在北京的粉丝比在镇上的多!”

一天的拍摄结束,回到家中,胡跃清开始编辑视频。

吃竹子动物一个味

竹鼠好吃吗?看在网友们流了一地口水的份上,这是一个大问题!

“好吃啊!”

“什么味?”

“吃竹子的估计味道差不多。”

“你是说……熊猫!”

“不知道,那个我没吃过。”不怎么说话的胡跃清一本正经给出“标准答案”时,在一瞬间我们发现,这个只知道拍视频的小伙,也有冷幽默的天赋。

既然问不出所以然,那就尝一尝。

将竹鼠打理干净后,开始拍摄网络视频。

正好,腿抽筋的小家伙已经被掐住喉咙拎了起来,鼓着腮帮呜呜地叫唤,两眼充满了深情的哀伤。我们不敢再多看一眼,生怕丢失了下口的勇气。

刘苏良的动作飞快!一局王者荣耀还没打完,他就提溜着被剐得赤条条的竹鼠,拿着小桶、烤架和一堆碎竹片上路。

到了“目的地”,我们却傻了眼,山中小河形成一个小瀑布,哗啦啦地奔腾着,周围景色宜人,但却怎么也找不到可以下到河边烧烤的地方。

“视频必须得美!”胡跃清淡定地翻到了旁边的土坡,支起三脚架,自顾自地拍了起来。三分钟后,一个潇洒的落地:“取个空镜头。”

为了拍出理想的效果,胡跃清拍摄时都会不畏艰辛地选择一些好的角度。

回到原位,从小桥过河,在穿过一片茂密的小树林,我们蹭了满身的苍耳,总算到了小河中的浅滩上。

清溪、浅滩、绿岸、夕阳,在这片美不胜收的地方,刘苏良淡定地生火、做碳、烤肉、下料。河水很凉,石块很硬,没穿拖鞋的我们忍着脚底的不适,巴巴地看着竹鼠肉由白变红,再变成烤肉的深褐色。

1个多小时之后,刘苏良用竹片使劲戳了戳竹鼠肉,大声宣布“可以吃了!”

刘苏良查看烤竹鼠的成熟度

为了完成拍摄,刘苏良、胡跃清先拿到了肉,坐在镜头前大快朵颐。几分钟后,才轮到记者上场。刘苏良大方地表示,其实,他们只是意思了一下,肉,给你们留着呢!

坐了一千多公里的飞机、几百公里的大巴。这一刻的确让人激动不已。

掰下一只后腿,一口咬下去,胶质很重,像是肉冻。

第二口下去,即使只撒了些辣椒面、孜然面,胡乱涂抹了酱油,却丝毫没有膻味。

第三口下去,有点糯、又有点脆,比猪肉弹滑,比牛肉鲜嫩。

第四口、第五口,咦,大腿肉没了。

抓起烤得卷曲的躯体,却没有太多搞头,厚厚的皮入火后变硬,剩下皮下的胶质层,用牙口刮下来,进味!但还是大腿好吃。

当记者准备对另一只后腿下手时,却发现同行的摄影记者已扔掉腿骨,用舌头反复舔舐着上下嘴唇,脸上带着猪八戒吃人参果的疑惑。

“烤出来就这么点了,150块一斤呢!”刘苏良拍拍我们意犹未尽的身体,端起水桶,熄灭了最后一点火种。

“烤的没煲汤好吃。两斤多的竹鼠,烤出来只剩下一半,而且皮硬了不能吃,但拍视频最好看。而煲汤的话,皮是软的、糯的,入口即化。”

刘苏良的描述迅速引起了我们的食欲:

“请问!你们下一次炖汤是啥时候?”

“估计半把月吧,天天吃竹鼠哪吃得起!”

一个白眼后,希望破灭!

架好摄像机,兄弟两人一起出镜。

网红还是养殖户

“广阔的天空再也没有你的容身之处……眼前忽然天地逆转,你似乎飞在了空中,彷徨惊慌地挣扎,头顶传来了轻松的笑声‘这个家伙不老实,不如拿来煲汤’。”

胡跃清给记者展示了一款奇怪的游戏,玩家扮演着一只竹鼠,每天都要在各种生存问题中进行选择,不同的选项会影响到精神、可爱、武力、健康四个指数,任何一个指数归零,你就会遭遇到“华农兄弟版”的死亡考验。

胡跃清说,这是某视频平台和一家游戏公司联合出品的游戏,叫做《竹鼠,活下去》,刚刚上线。游戏邀请他们参与了配音,后期很有可能加入两兄弟的声音,但目前只是测试版,还在持续开发中。胡跃清自己下载玩了一会,虽然觉得挺有意思,但他并未想到,居然游戏一上线,就有20多万的粉丝。“就像突然这么红,也是我们没想到的事情。”

胡跃清和刘苏良最初并没有拍摄吃竹鼠视频的打算。竹鼠算得上比较生僻的动物,2017年10月,华农兄弟组合“碰头”后,按照刘苏良的想法,他们只是想拍视频介绍一下竹鼠养殖的经验,属于养殖专业户最朴实的想法,视频播放量一直不温不火。

胡跃清用摄像机认真记录竹鼠的生活

2018年1月,因为一次竹鼠打架事件,导致其中一只竹鼠伤得很严重,无奈下,两人没有找任何理由,就将它杀来吃掉,顺便录了视频。“我们发现,那一期视频的播放量明显增加了很多,单个网站的播放量最多有30多万。”

胡跃清说,这个小启发开了他们的“大脑洞”。从1月份开始,每一次“处决”竹鼠,他们都会录制详细的视频,配上完整的烹饪过程和品尝过程。这个方案,让他们的视频播放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蹭蹭上涨。今年3月,他们录制的竹鼠打架受内伤的视频,全网播放量一下超过1000万次。

“这还并不是高潮。”胡跃清说,这一波爆红,要托不知名网友的福。8月底,有网友将他们的视频整合编辑成《吃竹鼠的一百种理由》系列在网上发布,“竹鼠”一词的百度指数短时间就提高了1000%,两个农村青年的形象也和竹鼠一起在网上病毒式的传播。

“8月29日《一百种理由》发出来,我们9月2号才知道。”胡跃清说,9月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他们的媒体有50-60家,包括县里的、赣州的、江西的、全国的媒体都往他们的小镇跑,电话采访的数量更是难以计算。

随着粉丝和播放量的增多,他们的视频流量收入也大大增加,甚至超过他们养竹鼠的收入,华农兄弟也成了红透半个中国的大IP。但他们自己,并不太以为意。

上午9点,刘苏良和胡跃清驾驶一辆面包车,一路飞驰上山,停在一片竹林前的土路旁,换上专门劳作的服装,一头扎进竹林,挽起袖子,操起镰刀,用尽全力砍倒一棵又一棵成熟的竹子,劈掉枝叶,再抱上面包车。平日在镜头前嬉笑逗趣的青年,挥汗如雨。

刘苏良来到养殖场附近的竹林里砍竹子,为竹鼠准备口粮。

两兄弟一起将砍好的竹子搬上车

这里,是他们自家的竹林,每过一周,他们就来给竹鼠准备一次食物,场里养殖的1000只竹鼠,每天需要3根竹子,一周需要20多根,运回去,再用电锯切成小块。

刘苏良说,“网红”的事,他并不敢太当真。和当初一样,这就是他推广竹鼠的方法之一,只是出乎意料地成功。未来,他的计划是把竹鼠的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销路,从来不愁。而胡跃清早已出资,成了他坚定的合伙人。

“谁知道我们能火多久,骨子里,我们就是竹鼠养殖户,山里的合伙人。”

胡跃清打开LED灯补光,拍摄刘苏良劈竹子的过程。

重庆晚报·慢新闻全国爆料热线:(023)966988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彭光瑞 文 任君 图、视频

华农兄弟的狗是什么狗

文/ 金错刀频道 祥燎

距离华农兄弟上一次拍摄竹鼠,至今已经过去了264天。

华农兄弟的竹鼠早就已经不在了。

上个月,华农兄弟带着一袋竹鼠玩偶,再次来到竹鼠棚,和过去几年轰轰烈烈的竹鼠生意正式告别。

视频一开始,刘苏良(华农兄弟之一)落寞的背影,便让许多粉丝泪目。

进入竹鼠棚,刘苏良扫了一格竹鼠窝,说道“以前每天都扫,现在,不用扫了。”又是一枚催泪炸弹。

视频拍完,竹鼠棚也将被彻底拆除。

“毙鼠山庄”,从此不复存在。

这则告别视频,仅在B站就有618万点击,成为华农兄弟近几个月播放量最高的视频。

但是,回到现实:竹鼠养殖行业一夜消失,华农兄弟们该何去何从?

1空荡荡的毙鼠山庄,失意的华农兄弟

去年,刘苏良在视频里表示要扩建厂房,激动地向粉丝分享自己的未来规划。

除了扩大竹鼠养殖,他还谈到,要把周边农户也带动起来,农户们负责养,他负责销,带动乡亲们致富。

那时的华农兄弟,还是“致富带头人”,受政府褒奖。

谁也没想到,今天会是这样的局面。

新厂房里,当初亲手为竹鼠辛苦搭的格子间,如今要亲手拆除。

以前养殖的1000多只竹鼠,华农兄弟不愿像有些养殖户那样活埋了之,花了三四天时间放生,因为规定一平方公里最多只能容下四只竹鼠,所以只能少量、分批放生。

还好当地政府有补偿。

据华农兄弟透露,“我们这里每只差不多是(补偿)200元左右。这确实给我们减轻了很多压力,不然确实吃不消。”

但是损失在所难免——那些竹鼠,原本每只可以卖两三百。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华农兄弟坐拥千万粉丝,即便不养竹鼠,也不会有什么压力。

情况没有那么乐观。

因为从始至终,华农兄弟都不把自己当做网红,而是养殖户。

在刘苏良看来,他们的主业一直是养殖。

“我一直都觉得还是要干一份实业。因为网络这个东西我们也搞不清楚,应该是有周期的吧,流量总有一天会没的。还是做一份实业比较踏实。”

所以,对于粉丝数量,他毫不在意:“你现在问我哪个平台的粉丝数有多少,我是一个都不知道。”

对于内容,也几乎没有规划,干什么就拍什么,基本是一条过,很少补拍。“我们也就是普通人,拍一点农村的日常生活,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

这也就导致了在“变现”这件事上,华农兄弟很“笨拙”。

广告植入?在他们的视频里,屈指可数。

卖货?他们只帮本村和周边村民销售,因为知根知底,比如卖当地产的赣南脐橙、红薯、香菇、蜂蜜等。这些季节性很强的食物,他们都是卖完为止,不再补货,所以销售有限。

直播带货?他们也认为不适合自己,“粉丝喜欢我们的视频,我们很开心,但并不代表非要让他们花钱买啥东西,而且我们也不太擅长做这个。”

因此成名后的华农兄弟,收入并没有网友们想象得那么多。

据报道,在走红一年后,当时刘苏良想在村里盖个新房子,需要不到20万,他仍掏不出来。

曾经,刘苏良院中有多达十几只狗,今年开始慢慢送人,他说:“养不起它们啦,要慢慢地把它送掉一些。”

面对生活,被粉丝戏称为“村霸”的华农兄弟,也只是颇感无力的普通人。

2“建竹鼠窝要两三个月,拆掉只要两三天”

粉丝们对华农兄弟的遭遇感同身受,不仅是因为曾经看过几个竹鼠视频。

更因为,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多年心血毁于一旦,而产生的共情。

在告别视频里,很多人被刘苏良的话触动,比如搭建一个棚的竹鼠窝需要两到三个月,而拆掉的话,两三天就可以了。

摧毁总比建设容易得多。

对应到华农兄弟的竹鼠养殖事业,也是如此。

投身竹鼠养殖,华农兄弟曾经经历了许多坎坷。

初中毕业后,刘苏良和许多同村人一样出外打工。促使他回到农村的,是他的孩子。

因为夫妻都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奶奶带,夏天气温高达三十五六度,他母亲还要顶着太阳背着孩子下地干活。

在采访里,刘苏良不禁叹气:“你的小孩,在那太阳底下晒得黑不溜秋,你没有经历过感受不了那种感觉。”

回到农村,刘苏良一度无事可做,后来看到漫山遍野的竹子,萌生出了养殖竹鼠的想法。

可家里人并不支持,他们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

最终还是刘苏良占了上风。为了养殖竹鼠,一家人每个月的花费只有几百块,还欠着外债,但他心怀希望:现在的两只竹鼠,在第二年会是四只,第三年会是八只...

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养大竹鼠并不容易,温度湿度饲料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令它们死去。

头几年,没经验的刘苏良经历过几次批量的竹鼠死亡,他焦虑得睡不着觉,也不敢告诉家人,把竹鼠埋得远远的,怕被发现,然后买来新的种苗补数,同时自己不断摸索。

渐渐地,在付出了“被竹鼠咬了几十口”的代价后,他无师自通,甚至一摸母鼠肚子就能知道怀了几只。

不过,即使步入正轨,他的日子也只是不温不火。

因为没知名度,零售很少,销售竹鼠主要靠经销商上门批量地收,价格被压得很低。

就在刘苏良为如何打开知名度发愁时,在一场满月酒席上,他遇到了胡跃清。

和刘苏良一样,胡跃清也不喜欢打工。他选择回乡做短视频自媒体,拍摄农村题材。

后来,他与一个叫谭海洋的好友组成了“华农兄弟”。但几个月后,因为家人的压力,谭海洋退出了,华农兄弟只剩胡跃清一人。

胡跃清的家人,也成天劝他赶紧出去打工,都认为拍视频收入不稳定,没前途。

“每天在家里,那不是游手好闲吗?”面对家人的不理解,性格内向的胡跃清,总是以沉默回应。

好在理解胡跃清的人,很快就出现了。

在那场满月酒席上,刘苏良和胡跃清,两个“不务正业”的农村留守青年,一拍即合。

全新的华农兄弟诞生了。

往后的事大家就很熟悉了,2018年2月7日,刘苏良第一次在视频里吃竹鼠,从此诞生了“吃竹鼠的一百种理由”,“华农一笑,生死难料”,“漂亮警告”等网络名梗。

很多人以为华农兄弟吃竹鼠,是为了拍摄视频,其实完全是无奈之举。

被吃掉的竹鼠,有的长得太慢,浪费口粮;有的是长得过胖的母鼠,难以生育;有的性情暴躁,会咬伤配偶...都是不得不淘汰的竹鼠。

健康竹鼠,华农兄弟从来都舍不得吃。

如果不是因为新冠,一直小心翼翼经营的华农兄弟,或许已经将竹鼠事业做大做强。

如今竹鼠养殖被禁止,他们不得不转型,但还是决定做养殖。

能做什么呢?华农兄弟还在犹豫,身为网红的他们也没有太多试错的机会。

3华农兄弟,当然还不是最惨的

华农兄弟的日子虽然也很艰难,但至少还有粉丝支持。

他们可以接广告,也可以卖货。例如在告别竹鼠视频发出后,华农兄弟的几百个竹鼠玩偶,很快一售而空,不少粉丝还要求补货。

其他同行业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此前,竹鼠养殖是脱贫致富的最好项目之一。在央视七套的《每日农经》、《致富经》、《农广天地》等栏目,养殖竹鼠一直被当做致富案例宣传。

经过几年的推广之后,全国存栏2500万只,养殖户超过10万,货值30亿元以上。

越来越多人养殖竹鼠,原以为是踏上了致富路,没想到是返贫路。

吕保定一家人都是湖南蔡市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吕保定在一次劳作活动中,还意外失去了右臂,后来他选择养殖竹鼠,希望脱贫。

那时他乐观地说,“等竹鼠明年(2019年)数量多了之后,就可以开始产出了,到时产出的竹鼠收益预计可达20至30万。”

到了2019年,有记者看到吕保定存栏竹鼠数量过多,吕保定解释,他之所以一直没出售,是想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养殖竹鼠,帮更多人脱贫。

如今的他,应该没余力再帮别人了。

禁食决定一出,许多养殖户都和吕保定一样欲哭无泪。一位养殖户激动表示,“当初鼓励回乡创业、脱贫致富,现在刚有点起色又来个一刀切,又得返贫,甚至更贫!”

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华农兄弟那样幸运,能得到政府补偿。

现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很多人都在反思“一刀切”的合理性。

海鲜和竹鼠等养殖动物被区别对待,也使一些人愤愤不平。

切得越轻松,有人就过得越艰难。

一个普通人,披荆斩棘踏上创业旅程,究竟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努力?

就算不能切身体会,也千万别寒了他们的心。

华农兄弟的狗是什么狗



本文拓展问题:

如何评价华农兄弟 知乎华农兄弟最近怎么了华农兄弟的狗去哪里了华农兄弟:回复粉丝经常问的问题,顺便给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