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升级么?13600KF实测对比12612600k 11700k11600kf 11700kf


Time:2023-05-14 05:20:32

关于值得升级么?13600KF实测对比126的问题,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给你解答:

值得升级么?13600KF实测对比126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cloudliu

我在去年写了一篇《花钱花在刀刃上 2022年主板CPU应该怎么选》,收获了几千的评论/收藏和好评。当然现在已经是2023年,intel平台已经更新到13代,主板也更新到B760/Z790,我在这里将intel平台的主板/CPU推荐再重新更新一次,告诉大家怎么买是最为合理,也会顺带说下对应的内存/散热器的基本选择原则是什么。

CPU的选择

我还是分为主流i3/i5和高端i7/i9组进行对比,罗列出最为干活的核心性能指标和散片价格(2023年2月统计,虽然价格会有一定浮动,但相对差价会比较稳定),具体的价格对比我主要以不带核显的F为主,同时我也会罗列带UHD核显的价格作为参考。

i3/i5主流组

先从低开始,13100和13100F现在散片价格在7xx和9xx,相比12100 5xx/6xx要贵太多,并且都为4个核心,现在价格购买意义不大,对于价格极度敏感的i3用户还是推荐12100/12100F。i5组别有12400/12490F/13400/12600K/13600K几个主流型号。我先说明一点,目前的intel 13代i5不带K还是12代的Adler-Lake架构,而不是13代的Raptor Lake,单个核心L2缓存依然为1.25MB,L3缓存的频率依然是3.6GHz,因此并没有架构优势。13400F相比12400F P-core主频高0.1GHz,再多4个E-core,价格差不多要贵300,虽然跑分高不少。但日常使用和游戏性能的提升并不明显。对于一般注重性价比的普通家庭用户我还是更建议用12400F,把多的预算留给显卡。12600KF同样也是6P+4E,但 P-core比13400F要高0.4GHz,这个性能差距其实还是很大,并12600KF是解锁SA电压的可以上高频内存(特别是DDR4 3600-4000),虽然12600KF价格上涨了一些,但相比13400F还是更合适,特别是对于追求高FPS的电竞玩家。13600KF就是正正经经的13代Raptor Lake架构,6P+8E,不仅核心频率更高,L2/L3缓存的性能也更好,在超频以后,游戏性能甚至跟13700K/13900K都在一个层级,即使是生产力多线程性能也是完全超越12700K的。如果你想上4080/4090,但预算又不太够,就可以选择13600KF来省钱,同时处理器性能也可以满足顶级显卡的需求。12490F和12400F全核心都是4GHz,虽然Boost频率和缓存容量好一点,但要贵100,现在还是9xx的12400F性价比更好。13490F单核心比13400 Boost高0.2GHz,但这个意义不大,P-core和E-core满载频率分别高0.1/0.2GHz,缓存配置并没变化,功耗超过100W,频率还是比不过12600K。

i7/i9高端组

13代的i7/i9都是Raptor Lake架构,L2缓存容量和L3缓存频率都大幅提升,内存控制器性能也更好。12700K性能在生产力方面和13600K差不多,但游戏性能被吊打,而13600K便宜很多,因此12700K完全没有购买价值。13700K和12900K同为8P+8E,但13700K的5.3GHz相比12900K 4.9GHz频率更高,缓存性能更好,并且更便宜,因此12900K也完全没有购买价值。我自己就是从12900K反向升级到13700K。13700F全核心5.1 GHz也高于12900K,但目前同13700KF价差太小,购买价值不高。13790F也是中国特供版本,频率和13700F完全一样,仅仅是L3大3MB,规格和性能差别并不大,同样上这不如上13700KF。13900K 8P+16E 全核心5.5GHz,唯一问题的功耗爆炸。13900KS是从13900K特挑高频版,全核心5.6GHz,但核心意义是体质更好。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13900K是13900KS挑剩的,而13900KF则可能是集显有问题,但CPU部分体质反而还更好,因此13900KF的平均体质应该比13900K要好一点。最后,再说一点,虽然带集显都差不多要贵一百,但有时候多个集显还是比较方便,比如显卡坏掉/卖掉显卡的过渡期/或者直播用QiuckSync编码,并且最后出二手的时候,价格也更高,四舍五入根本没贵。

不同CPU的散热需求我在这里也简单提下,这里说的是不限制功耗,长时间也可以满载稳定工作不降频的散热需求:

65W级别的i3 12100/13100 用二热管8cm/9cm散热器就压得住。12400(75W)/13400 (80W)/12600K (125W)用四热管12cm塔式可以压住,比如雅浚E3/B3,或者利民的AX120这样的级别。13600K(170W)需要入门级双塔/或者120/240水冷,比如雅浚E6或者利民PA120。13700K(250W)完全默认需要高性能的360水冷,如雅浚GA5/VK C360,如果降压将功耗控制在220W水平,一般360或者高端双塔风冷勉强可以,比如猫头鹰 D15/赛普雷V587。13900K(330W)完全默认没有任何通常方式压得住,除非压缩机或者冷水机,在降压将功耗控制在300W以内,也需要顶级360才压得住,比如VK GL360/E360还有ROG的龙王3 360。

主板品牌选择的问题

我再强调下我的主要观点:华硕公司整体体量大很多,RD研发和QVL兼容性验证的人员更多,和其他品牌在维持差不多规模的产品线的情况下,主板完成度和兼容性也更好,特别是BIOS功能和内存兼容性方面。

微星在BIOS功能方面接近华硕,但在兼容性特别是内存兼容性方面还是有一点的差距,而技嘉/华擎无论是在功能/兼容性,还是更新频率和支持周期上都有很明显的差距,特别是Z系列超频平台和AMD平台更是如此。由于我是业内人士,进行主板/内存批量测试华硕整体通过率更高,兼容性更好。即使有少量兼容性问题,我把内存样品发苏州后一般一周内就可以提供修正的测试BIOS给我验证,下个公开发行的BIOS也会更新修正内容。不过在相同价格,微星/技嘉的产品规格(主要是供电规格)要略高华硕,这是典型的勤来补拙。

华擎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比御三家便宜不了多少,同时品控也较差,但其在ITX这样的细分领域性价比还是有明显优势。

铭瑄现在号称是丐帮帮主,其在低价位有不错竞争力,我的观点是B760/H610这类不折腾平台还可以试试,在没兼容性的情况下还是不错,但Z790这种高端平台还是没能力搞定。

从我这边一年超过6位数的主板出货量统计售后率,基本是华硕<技嘉<ROG<微星=铭瑄。华硕整体的售后率最低,而ROG都是中高端产品,产品复杂度高,买的人折腾的也多,再加上相对出货量少导致统计基数小,所以比技嘉稍高的售后率也可以理解,但即使如此还是低于中低端出货为主的微星。

从个人喜好方面,华硕/ROG的工业设计也更在线,软件功能特别是灯光控制软件也更完善,最近奥创更新了Aura壁纸编辑器,可以让桌面壁纸,对于我这样的RGB爱好者而言,华硕/ROG也是唯一选择。

主板选择的问题

主板选择需要考虑两个方面:

供电方面的规格功能和扩展性

先说供电,主板的供电规格决定能够支持的CPU功耗,单相的能够承担的电流越高,相数越多,那能够支持的处理器功耗也就越高,但这也并不是说主板供电规格大于CPU功耗就可以,主板供电有更大余量,那单相的负载越低,温度越低,稳定性和超频性能也就越好。(上图紫色部分为供电部分,黄色为CPU供电接口)

处理器功耗超过主板承载能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主板没有做适当限制,这样会导致供电温度过高,影响稳定性并导致被动降频,另一种情况是主动设置功耗限制Power limit,将处理器功耗限制在一到两个特定功率,并且有对应的时间阈值,满载到多少秒就限制到多少W,但这样的限制会降低持续满载任务的频率从而影响性能,不过一般游戏都不是持续满载,并不会触发功耗限制,即使是限制功耗对于游戏性能影响也不大。

第二部分是功能和扩展性,功能和扩展性很大程度是由主板芯片组决定的,不同芯片组核心差别在于PCIe的规格数量,其实M.2/USB/SATA的扩展能力本质也是由PCIe决定。

B760在芯片组层次上相比B660的差别在于PCH下PCIe通道分配,虽然整体通道数依然为14个,从B660的10个3.0+4个4.0,升级到4个3.0+10个4.0,其实B760相比B660提升很小,对于一般用户基本没有差别,但B660和B760基本没有差价,那还是买新不买旧。intel方面,H610相比B660的主要差别在于PCH下的PCIe不支持4.0,不支持RAID,最多只支持2个内存,内存其实我觉得无所谓,PCH不是4.0主要是影响到第二个扩展M.2,其实我觉得也算太重要。Z790相比Z690扩展性变动同B770类似,主要是将PCH的8个3.0通道升级为4.0,其实变化也不大,但Z790相比Z690同级别普遍加强了供电,优化了内存布线,使得DDR5能够上到更高频率。4槽的Z690内存频率基本7200-7400就顶头,而高端的4槽Z790基本可以上到8000。主板具体型号的推荐

首先从低到高推荐,从H610/B760开始。H610/B760推荐首要原则是从性价比出发。

华硕PRIME H610M-A D4

首先推荐的是华硕H610M-A D4,intel更新700系列芯片组,并没有更新入门级的H610,所以H610将继续沿用。H610相比/B760/B660主要差别是没有CPU直连的PCIe 4.0的M.2,内存插槽最多只有两根。但我觉得对于预算有限的i3/i5用户来说,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华硕H610M-A D4的供电PL是125W,其实支持12400/13400都绰绰有余,甚至支持默认的12600K都刚刚好,不会由于功耗限制造成瓶颈。其M.2扩展为PCIe 3.0 4x+2x两组,也算够用,甚至还有ARGB接口来实现灯光同步。如果你还想再便宜一点,下面还有H610M-K D4,主要是缩减为单M.2,并砍掉了ARGB接口,可按需选择。

选择“丐”的H610对于i3/i5非K用户而言,其实是更好的选择,把节约的前加到显卡甚至机箱外设,对于体验反而有更为明显的提升。

华硕TUF B760M PLUS WIFI D4

TUF GAMING系列里的重炮手凭借合适的规格和外观设计,还有相对合适的价格,一直是线上各大商城主板品类的的第一爆款(虽然现在被Z790吹雪超过……,但TUF GAMING系列还是占了京东主板品类销量TOP10的大半),华硕TUF GAMING B760M PLUS WIFI D4重炮手也延续了之前TUF GAMING系列一贯产品风格,供电进一步加强到了12+1 50A,253W的PL足够支撑13700甚至13700K,其搭配12600K/13600K也是十分的合适。

但13700/13700K默认电压很高,功耗基本都250W级别,360水冷都很难压住,在 Z690/Z790上玩家可以通过降压来降低功耗,但intel在B660/B760上通过CEP做了限制,降低电压会通过限制电流大幅降低性能,而华硕的B760最新BIOS能够通过降低微码的版本方法避开CEP的影响降低电压而不损失性能,这个功能对于B760准备上13700/13700K而言还是十分的重要。

华硕TUF GAMING B760M PLUS D4重炮手也有不带WiFi的版本,大概可以再便宜50元,各位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B760M-K和B760M-A大概比TUF B760M PLUS WIFI D4便宜200元,-K是2 DIMM+双M.2,-A是4DIMM+单M.2,但额外有2个全长PCIe 4x,供电规格也有一定缩减,考虑这个价格和规格,TUF GAMING其实性价比还好点。

76

华硕TX GAMING B760M WIFI D4

华硕TX GAMING B760M WIFI D4在产品规格上同上面的华硕B760重炮手WIFI D4完全一样,但散热片改成金属银色,PCB的印花为天选标志性魔幻青。更重要的改变是联名天选姬的IP,主板附带天选姬的贴纸,可以贴在IO装甲上,这样二次元浓度就大大提高了。

除了天选主板,华硕也有天选外设,期待后续能有天选更多DIY产品,让玩家可以打造一套天选全家桶,将二次元拉满。B760天选D4虽然是 TUF GAMING的二次元马甲,但售价上同TUF GAMING完全相同均为1299元,并没有因为IP联名而收二次元税,首发预定还有50元优惠。如果你比较喜欢低调沉稳的军武风,那还是可以选TUF GAMING,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二次元死宅,或者喜好浅色主机,那还是入手天选主板舔舔妹子比较好。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B760小吹雪D4虽然在规格上和TUF GAMING核心规格差不多,供电提到12+1 60A,双PCIe 4.0 M.2,但其有ROG的RGB眼睛信仰加持,更大的银色散热装甲,从ROG Z690/Z790下方显卡易拆键,并且BIOS功能也更为全面一点,并且价格相比TUF GAMING仅仅贵上100,我觉得是物超所值,叫我选TUF GAMING和B760小吹雪,作为我这样的颜值党肯定选B760小吹雪D4,因此其在发布后人气很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一板难求,京东也是长期预定抢购状态。1399的相对亲民价格可以说是年轻人的第一片ROG。

微星MAG B760M MORTAR WIFI D4

微星MAG B760M MORTAR WIFI供电从B660的12+1 60A升级到了75A,能够支持更高功耗的CPU,相对华硕TUF GAMING和B760小吹雪有一定优势。但其1399的售价相比TUF GAMING更贵,和ROG B760小吹雪同价,再考虑华硕更为完善的BIOS功能,更好的QVL内存兼容性,还有更高颜值和ROG信仰,1399相同价格我还是更为倾向选择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小吹雪。

微星的B760M迫击炮另外还有个MAX版本,主要是可以超处理器外频,但只支持12代,并且价格又更贵,如果真要超12代外频其实还不如去找ROG B660G的尾货。

B760我们主要推荐MATX版型,ATX大版的B760价格和Z790比较接近,因此大板一般建议直接上Z790。

TUF GAMING Z790-PLUS/D4

TUF GAMING Z790-PLUS有D4/D5两个版本,什么都不带的是D5,后面有D4的是D4(废话),也同样有带Wifi和不带Wifi的版本。供电规格为16+1 60A,其实应对13900K/13900KS都绰绰有余。TUF GAMING Z790-PLUS的D5版本QVL内存频率最高为7200,但实际上限一般都比QVL要高点。TUF GAMING Z790整体合适不怎么折腾的实用主义者,当然也不是不能折腾,作为Z790还是有一定的超频能力。

PRIME Z790-P大概比TUF GAMING Z790-PLUS D4官方售价便宜100,供电规格为14+1 50A,拖13900K也足够,M.2减到3个。按官方建议零售价来看,购买单品TUF Z790还是性价比更好。但线上或者线下购买整机Z790-P还是有更大的价格空间,实际还是会更便宜一些。

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吹雪

接下来就是ROG的STRIX系列,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吹雪同样也有D4和D5版本,大概比TUF GAMING Z790要贵500,供电从16+1 60A升级为16+1 70A,和B760小吹雪一样也有显卡易拆键,大面积覆盖的白色马甲和ROG信仰灯。另外D5内存的超频性能也更好,官方的支持列表可以到7800MHz的频率,可以发挥一般Adie D5的性能。而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 D4吹雪则是所有D4主板的最高规格,再往上就都是只有DDR5版本。

ROG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其实这个价位除了STRIX Z790-A吹雪,还有稍晚一点上市的ROG STRIX Z790-H GAMING WIFI,其售价相比-A大概还便宜一点。其基本套用ROG STRIX Z690-F GAMING WIFI的PCB布局和装甲设计,但其供电规格从Z690F的70A 16+1升级到了80A 16+1,内存QVL也从6600大幅提升到7800,CPU直连的M.2上还换了Z690-E的热管散热片。此外和吹雪另外一个区别是PCH下PCIe布局,吹雪是2个4x,而Z790-H则是8x,可以拆分为4+4。 STRIX Z790-A吹雪和-H怎么选,我觉得规格差别是比较次要问题,主要看看你装机准备配色就好,黑色主题就-H,白色就-A,很简单,不用纠结。

微星 MPG Z790 EDGE WIFI DDR5

微星这个价位的 MPG Z790 EDGE WIFI DDR5 虽然供电规格更高,16+1 90A,但在Z790的内存调校方面并没能维持Z690的优势,官方QVL只能到7200,明显落后ROG 7800+的水平。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是STRIX系列的最高型号,供电规格为18+1 90A,M.2的数量也扩展到5个,有1个还是支持PCIe 5.0,还有数显的Q-code除错灯。虽然官方内存QVL支持最高频率依然为7800 MHz,但PCB从前面型号的6层升级到8层,实际内存超频性能还是更好。

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是比-F低一个级别,外观差不多,供电为16+1 90A,4 M.2,6层PCB。-F官方零售价比-E大概便宜300,这2个型号我还是更为推荐-E。

ROG MAXIMUS Z790 HERO

再往上就进入了MAXIMUS系列的纯血ROG领域。

ROG MAXIMUS Z790 HERO在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的8层PCB基础上,供电规格进一步提升到了20+1 90A。

同时扩展性也大大加强:CPU直出的PCIe 5.0 16x可以拆分为2个8x 5.0,最下面PCH下的8x 4.0也可以拆分为2个4x 4.0,通过自带的Hyper M.2卡再扩展出2个M.2存储。接口方面也增加了有双雷电4。(Z790 ProArt也有)

由于Z790取消了FORMULA,原有FORMULA的全覆盖金属背板也下放到Z790 HERO,这样进一步加强了主板的结构强度,关于Z790 HERO更详细内容,可以参看我之前的评测文章的对应部分:

ROG MAXIMUS Z790 APEX

APEX是为极致超频强化的产品:首先处理器供电升级为24相 105A,强大的供电能够让13900K/13900KS超频更为稳定。内存也改为2 DIMM,2 DIMM布线相比4 DIMM进一步优化布线,推升内存频率,体质较好的Adie在APEX,普通玩家在通常散热的情况下就可以跑出8xxx甚至9000的稳定频率,并且在高频还有很好的效能。

ROG MAXIMUS Z790 HERO和APEX最大缺点是一板难求,京东自营都只有预定抢购,而其他渠道物以稀为贵都需要加价才能买到。 在Z690时代,微星还有UNIFY系列可以跟MAXIMUS纯血分庭抗礼,但在Z790上微星的内存性能没跟上,就直接取消了UNIFY系列。

ITX组别,主要有ROG STRIX B760-I GAMING WIFI和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两者售价大概1799/3399,供电分别为8+1 80A和10+1 105A,由于空间限制均只有2组M.2。其实ITX的空间基本是体现不出Z790的扩展优势,而ITX用户也很少买i9或者会超频,其实我觉得一般买ROG STRIX B760-I GAMING WIFI就好。

华擎H610M-ITX/ac

当然如果你预算较紧,又只准备上i3/i5不带K,购买华擎的H610M-ITX/ac也可以,虽然其供电只有50A 6+1,也只有1个M.2,但也挡不住是真便宜。其上面也有B760M-ITX/D4,但其供电和扩展性也没什么实际差别,而价格又要大贵一截。

我在主板推荐部分的最后做出两个表方便各位查看对比,第一张是核心规格对比表。

第二张是CPU主板搭配推荐组合表,绿色是推荐组合,黄色是可以搭配但不太合理(不太平衡但有特殊需求也可以),白色是不推荐组合(有十分明显的性能瓶颈或者浪费)。

另外现在商家都有推出主板+CPU的组合套餐,比单独购买价钱一般要便宜一些,大家买的话可以优先购买套装。

DDR4还是DDR5 内存选择问题

在去年的推荐,我原则上对于不是不差钱的土豪的普通用户不怎么推荐DDR5。因为当时DDR5最高只有海力士mdie,而且价格差不多要3000+,mdie即使跑到6400-6800同DDR4 4000性能也拉不开差距,游戏性能甚至半斤八两。如果是美光/三星那只有5200/5600的频率水平,性能甚至还不如DDR4。

但过了一年DDR5的频率大幅提升,Z790相比Z690也能上到更高频率,海力士Adie一般都可以轻易上到7200-7600,体质好或者加压高甚至可以到8000频率甚至更高,在高频下D5的内存延迟也可以到50ns出头的水平,相比D4差别并不大。并且金百达/光威也将D5的价格卷下来,16Gx2的Adie国内二线品牌现在也就8xx的左右,相比DDR4 4000这种高频条已经相差无几,对于中高端的Z790用户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追求品质感的高端用户即使买高贵的幻锋戟7200,也就2000不到,不再高不可攀。

但对于i3/i5 Non-K这种预算敏感性用户我们还是推荐DDR4,现在16Gx2 3600已经卷到3xx,这个绝对价格DDR5还是难以比拟的。另外对于12400/13400/13700这种非K处理器对SA电压进行了锁定,不能手动加压,那内存控制器在同步的情况下基本只能到3600频率,甚至3600都可能不稳定,因此这些处理器的用户内存买3200-3600频率就可以。而D5基本到7200才需要动SA,因此B760+nonK上DDR5在现在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另外一般来说DDR5除非是生产力需求,一般不推荐4根,在Z790 4根开XMP基本只能上到6400稳定,一般2根32GB也足够满足99%用户的需求了。

从目前公开的消息看Meteor Lake-S已经被取消,MTL很可能类似ice Lake的情况只有移动版验证工艺,究竟桌面 6个大核不够打,桌面14代还是现在的Raptor Lake继续Refresh,反正AMD Zen 4并不能给intel造成什么实质威胁。并且Raptor Lake Refresh并没有计划更新芯片组,就说目前的Z790/B760/H610还要用13-14 2代,基本还有2年的生命周期,直到24年下半年的Arrow Lake发布,因此现在买平台可以安稳的用上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大家对本文反应比较好,后面我也可以按照本文模式做一些散热/内存或者SSD相关的购买推荐内容。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12600k 11700k

intel i5系列CPU一直是装机主力产品,也是装机性价比最高的一款CPU产品,几乎满足了大多数人群的需求,例如游戏、设计、办公等,intel目前最新的是12代CPU,12代i5系列型号众多,例如i5 12400/F、i5 12500、i5 12600、i5 12600K/F等,现阶段热选的型号主要是i5 12400/F和i5 12600K/F,装机用户往往纠结这两款CPU如何选购,那么i5 12400F和i5 12600KF区别是什么?性能差距有多大?下面装机之家分享一下i5 12400和12600k性能差距及选购指南。

i5 12400/F和12600K/F性能差距及选购指南

我们先来通过参数对比来看看i5 12400和i5 12600K这两款CPU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参数对比

i5-12600K和i5-12400参数区别对比

显卡名称

intel酷睿i5-12600K

intel酷睿i5-12400

核心代号

Alder Lake-S

Alder Lake-S

接口类型

LGA 1700

LGA 1700

核心数量

6P+4E(10核心)

6核心

线程数量

16线程

12线程

制作工艺

intel 7(10nm ESF)

intel 7(10nm ESF)

性能核基础频率

3.7GHz

2.5GHz

性能核最高频率

4.9GHz

4.4GHz

效能核基础频率

2.8GHz

效能核最高频率

3.6GHz

三级缓存

20MB

18MB

内置核显

UHD770

UHD 730核显

内存支持

DDR5 4800

DDR4 3200

DDR5 4800

DDR4 3200

TDP功耗

125W

65W

超频支持

不锁频,支持超频

锁频,不支持超频

最佳主板

Z690

B660

注:CPU型号“F”后缀,例如i5 12400F、i5 12600KF,说明无内置核芯显卡,所以必须上独立显卡,其它参数与i5 12400、i5 12600K完全相同,所以性能也是相同的。当然i5 12400F、i5 12600KF由于在售价上更实惠一些,所以也是独显装机首选,如果不考虑独立显卡,那么无疑选择内置核显的i5 12400和i5 12600K。

区别一:i5 12600K加入了效能核

通过参数对比,我们可以看到i5 12400和i5 12600K的最大的区别就是i5 12600K加入了效能核,意味着i5 12600K不仅有性能核,还有效能核,也就是常说的“大小核”设计,这也是历代i5前所未有的,当然有了效能核自然有一定的好处,主要是增加了多线程吞吐的承载能力和后台管理,有效避免其争抢性能核的性能,不过往往任何事物都是有利必有弊的,目前的大小核调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甚至部分场景应用可能会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软件与游戏不兼容的现象,并且不同场景的调度策略依赖于系统版本。

就拿目前的Windows系统来说,Win10的调度适配能力不如Win11,所以不少用户选购大小核版的十二代CPU都会首选Win11系统,当然微软后期也需要慢慢会大小核调度问题不断优化。当然i5 12400不采用大小核设计,只有性能核,没有效能核,不会存在这些系统调度的问题,同时更适合游戏,更没必要非用win11系统不可。注:12代i5 12600K或以上的型号都加入了效能核。

区别二:性能核频率

i5-12600K在频率上更高,i5-12600K睿频为4.9GHz,而i5 12400睿频为4.4GHz,例如在游戏中会略占据一点帧数优势,但是差距不大。

区别三:i5 12600K在TDP功耗更高

TDP功耗不是指的是CPU实际功耗,而是热设计功耗,是散热设计要求,配备125W TDP功耗的i5 12600K意味着相比只有65W TDP功耗的i5 12400在CPU散热器成本会更大一些。

区别四:核心显卡

i5 12400内置的核心显卡为UHD730核显,i5 12600K内置的核心显卡为性能更好的UHD770,不过intel的核心显卡性能完全可以忽视,只能说是亮机卡,不要指望它性能有多强。而没有内置核显的i5 12400F和i5 12600KF,完全可以忽视。

区别五:超频

由于i5 12600K是一款带“K”命名的CPU,属于不锁频设计的一款CPU,也就是说支持超频,所以在搭配主板上自然会更贵,i5 12600K最佳搭配为更高规格的Z690主板,支持CPU超频,而i5 12400由于不支持超频,所以只需要搭配主流中端的B660即可。相信大多数的玩家都不会考虑超频,毕竟目前的CPU性能完全过剩了,超频也只能带来5-10%左右的性能提升,所以意义不大,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散热器成本或者出现不稳定的情况。相信也有不少玩家会考虑i5 12600K/F搭配B660主板,也是很明智的选择,大大节省装机成本,不影响性能释放,只是放弃了CPU超频。

区别六:装机成本差异

i5 12600KF相比i5 12400F以目前的行情来看,贵了600元左右,也就是装机预算单是CPU就多600元左右,如果搭配Z690主板,无疑也要贵上不少,当然对于这类一千多的CPU来说,如果考虑Z690主板,无需考虑太贵的Z690主板,因为一个主板比CPU还贵,这不符合性价比逻辑,丐版足够了,或者放弃超频考虑B660主板。

为了大家更直观的了解两者性能的差距,我们带来了专业跑分软件和游戏实测,来看看i5 12600KF和i5 12400F的性能差距,更好的帮助大家选购,考虑到很多人不超频,所以本测试不对i5 12600KF进行超频。

二、CPU测试

CPU基准测试

在CPU-Z基准测试中,i5 12600KF在单核性能上相比i5 12400F强了12%左右,由于加上i5 12600K加入了4个效能核,所以多线程优势很明显,相比i5 12400F强了40%左右。

ChineBench R20

在ChineBench R20渲染测试中,i5 12600KF相比i5 12400F在单核性能强了13%左右,而多线程性能强了40%左右。

在国际象棋标准测试中,i5 12600KF要领先于i5 12400F大概35%。

三、游戏测试

我们再来看看游戏测试,选用了《看门狗:军团》、《荒野大镖客2》、《刺客信条:英灵殿》以及《古墓丽影:暗影》,显卡方面选择了RTX3090,考虑到尽量减少显卡上的瓶颈,在1080P最高画质,开启了光追。

游戏测试上,由于i5 12600K在频率上更有优势,单核性能更强一些,所以帧数会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差距不大。

了解过i5 12400/F和i5 12600K/F区别和性能差异之后,我们再来说说这两款CPU如何选购。

四、至于选购

总的来说,i5 12600K/F由于频率更高,在单核性能有着10%左右的提升,同时加入了4个效能核,多线程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大概35-40%左右,所以除了游戏之外,相比i5 12400/F更适合生产力,毕竟多核性能更有优势。不过在装机成本上更高,主要体现在CPU自身和主板以及CPU散热器选购上,以目前行情单是CPU就差价600元,如果搭配Z690主板会更贵,除非考虑搭配B660主板,从而放弃超频。所以建议装机用户预算有限且只玩游戏的玩家选择i5 12400/F即可,游戏上差距并不大,更好的降低装机成本,并且无小核,软件兼容性强,能稳定运行Win10系统和Win11系统,如果平时玩游戏加上预算充裕,并且有设计、渲染等生产力需求,个人建议i5 12600K/F,更有优势,但是建议首选Win11系统。

11600kf 11700kf



12600k 11700k



本文拓展问题:

值得升级么?13600KF实测对比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