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光阴流转
深圳经济特区已然不惑
你可曾知道,城市的变迁中有着这样一群深圳人?
他们将自己的汗水挥洒在南国的土地上披荆斩棘
他们将自己的青春浇筑在时代的巨轮中无怨无悔
他们将自己的姓名融入了历史的洪流中默默无闻
在深圳人的血管里奋斗的基因从未停止延续
那是“深圳速度”的奇迹也是“深圳质量”的追求
在深圳人的步履中寻梦的初心从未被改变
那是“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激情
也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踏实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我们寻找这些奋斗者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我们倾听奋斗者的声音
将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
致敬奋斗者!
奋斗者长青!
"要资料没资料,要器件没器件,要设备没设备,连实验必需的示波器都没有一台。"
上世纪80年代,数字程控技术资深专家宋忠慎主导研发我国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时,困难重重。
但喜欢钻研的宋忠慎并未气馁,而是带领团队边学边干,历经半年多没日没夜的工作,成功研发出了第一台样机。
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凭着这股子精神,宋忠慎不仅在深圳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更见证了深圳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特区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
视频加载中...
“在宾馆里就开始研发工作了”
1986年,还在航天部西安691厂从事集成电路生产的宋忠慎,被指派到深圳中兴半导体公司(中兴通讯的前身)从事程控交换机研发。
当他第一次走出深圳火车站,看到当时的全国“第一高楼”53层的“国贸大厦”,以及周边一座座高楼大厦时,深圳留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这是座充满国外味道的现代化城市”。
“要知道当时西安的最高建筑人民大厦只有7层高。”宋忠慎说,来到深圳后生活还没有安顿好,在宾馆里就开始研发工作了,真的是来了就干。
当年,靠加工电话机起家的中兴通讯实际是别人的组装生产线,主要以来料加工和贸易为生。为了使公司能够长期生存发展下去,必须要开发自己的产品。1986年9月,公司从航天部西安691厂和合作单位陕西省邮电器材一厂抽调了七八个技术骨干成立了开发部,开始了程控交换机研制工作,宋忠慎就是技术骨干之一。
“当时程控交换机已是国外最先进的技术,而对我们研制组成员来说,几乎都是门外汉,我就是从如何拨打按钮电话开始学起交换机知识的。”宋忠慎说,我们买了外国的一个小机器作为参考,然后就加班加点地干,现在年轻人说996,我们那时候可是007呢,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基本都在工作,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要快点把交换机做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初,用了不到半年时间,研制组成功研发出了程控空分交换机。大家再接再厉,1989年底,国内自主设计研发的首台ZX-500数字程控交换机问世,并于1991年荣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回忆起当年艰苦奋斗的日日夜夜,宋忠慎感慨地说,研发能成功靠的就是大家一心一意,边学边干。当时大家都有着一股不干成一番事业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坚定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永远保持好奇心钻研未知事物”
宋忠慎,是一位非常质朴、可爱的老技术专家,在他看来,中兴的自主创新是让市场“逼”出来的,“一部电话机能卖几十块钱,但加工费只有几毛钱。当年200多人的中兴一天赚不到多少钱,不创新就没有出路”。
刚来深圳时,宋忠慎在中兴沙河厂房上班,那是一栋孤零零的标准厂房,周围是荒草一片。厂房门前是小沙河,河上有一座低矮的小桥,遇到刮台风、下大雨时,小沙河河水一涨,桥被淹没了,厂房就成了一座“孤岛”。周边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商场和超市,买生活日常用品都得走好几里路去地摊上买。
艰苦的环境并未能阻挡中兴自主创新的步伐,1992年以后,中兴开发的500门农话程控交换机、2000门局用程控交换机、大型万门市话交换机等相继问世,订单雪片般飞来。由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厂也由华侨城搬迁到了八卦岭、布吉黄金坑,再到南山高新产业园区。公司也由前身中兴半导体公司成长为业界知名的上市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这可是当年谁也想不到的奇迹!”宋忠慎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象中兴这样“三来一补”的组装生产线在深圳数以万计。正是因为坚持自主研发,许许多多的同行倒下了,中兴却从深圳走向了世界。
现在的宋忠慎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依然喜欢钻研。宋忠慎说:“程控交换机和通讯知识都是我后来完全自学的,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也能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锲而不舍地钻研和探索未知世界和事物。”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卓信佳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主营:电话交换机销售,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服务为一体. 梁烨鑫 0755-83633210